BBC出品过许多精品纪录片,在众多纪录片当中《人生七年》十分出彩。
1964年《人生七年》这部纪录片开始筹拍,截至于拍摄完成花费了49年时间。
2015年该纪录片终于上映。
在这部纪录片当中,导演分别观察了14位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。
并且记录下这49年来在这些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,最终以影片的方式呈现出来。
图片
经过49年漫长的观察,其结果与导演在拍摄之初的预想一样。
这14名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在49年之后所处的境遇,大致与他们出生的时候相似,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。
那些出生在富有家庭的孩子,依旧生活在上流社会当中,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。
而那些出生在贫穷家庭的孩子,大多依旧在社会的底层不断打拼,无法打破社会阶级的壁垒。
图片
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,有些观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:
“或许我们的人生从出生开始就是注定好的,我们人生的结局是注定的。”
那么导致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?
难道是因为富人家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基因吗?还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无法获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?
实际上当然已经在纪录片当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。
图片
穷人之所以无法突破自己的壁垒,无法从穷人变成富人,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。
也不是他们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,更不是因为他们的遗传基因不好。
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,实际上是这些孩子没有优秀的父母,也没有生活在积极的家庭教育当中。
他们的目光较为短浅,无法全面地看待问题,只享受短时快乐,缺乏长远的眼光。
图片
在这部纪录片当中,出生在富人家庭的孩子们,通常很早就有了规划意识。
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规划。
虽然这些规划并不一定能够在未来完全实现,但是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,因为这些目标大多是成为大学教授、律师、医生等。
还有一部分富人家的孩子会在很小的年纪开始阅读金融类杂志。
拓展自己的知识面,同时因为自己的父母是社会上的佼佼者。
图片
因此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,更想要成为一个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。
这些孩子大多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一步一步地稳步向前。
虽然最后不一定能够从事儿时理想行业,但大多也会从事类似的行业。
而那些出生于底层社会的孩子,通常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明确的规划。
他们的父母每天都要为了衣食住行而不断打拼,因此缺少长远的眼光,而因为父母的繁忙,也很难对孩子作出任何要求,例如在学业方面或是品行方面。
图片
有些孩子会因为缺少父母的约束和管教早早辍学。
还有一部分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赚钱,补贴家用。
这样的孩子通常缺乏来自内心的持续性动力。
即使在未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、精力,并且这样的付出并不一定能够真正的得到回报。
然而在这部纪录片当中,也有一个孩子成功地突破了阶级的壁垒。
图片
从原来的底层社会顺利地进入了上层社会,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尼克。
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当中,但最终却成功地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。
而尼克的成功依靠的不仅仅是个人才能以及努力。
也是因为他抓住了唯一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,那就是教育。
出生于贫穷家庭的孩子有时会因为经济条件束缚自己的眼界。
只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别人,但却错失了自己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因为在受教育阶段,无论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家的孩子,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。
图片
虽然学习和读书不一定能够真正地帮助一个人突破阶级的壁垒,但一定能够让一个人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接受更多的知识,能够拓宽一个人的认知层面,也能够丰富一个人的内心。
精神上的富足实际上远超物质上的富足。
人生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,更没有绝对的好和坏。
命运会依据一个人的能力、一个人的努力不断变化,一个人的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软件榜前十名,正中优配,安微润格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