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诗经有曰,“泾以渭浊,湜湜其沚”,由此诞生出广为人知的汉语成语——“泾渭分明”,以泾水清、渭水浊来比喻事物是非分明、界限清楚。那么,渭河在哪?又承载着怎样的文化密码?
渭河文化研究会于7月8日在甘肃兰州正式成立,相关部委专家、甘肃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同志、国内1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、各地文化界精英以及50多位会员代表,共同参加了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。
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,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的鸟鼠山,在陕西渭南的潼关境内汇入黄河,干流总长818公里,覆盖甘、陕、宁3省区的7个市、30多个县、200多个乡镇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遗存与厚重的文化底蕴,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地理单元。
《渭河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》指出,从已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到大量的出土文物,形成了渭河流域与中华文明起源有关的“证据链”,具有时序完整性、空间集聚性和文化基因性,渭河堪称是一条文明基因长河。唯有系统地挖掘、探讨并全面认知渭河流域文化的多元价值,才能激活这条“文明长河”的全新生机。
据悉,渭河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将进一步做“深”基础研究,联合考古、历史、文博、民俗、文学、农业、医药、旅游等领域专家,系统挖掘整理渭河流域的历史文献、生态变迁、民间传说、传统技艺,编纂《渭河文化大典》,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,让“家底”更清晰。同时,探索各种“文化+”创新发展模式,联动多方资源,凝聚保护利用合力。
在渭河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,金梅当选会长,雷紫翰、姚万禄、马啸、雍际春等当选副会长,杨世安当选秘书长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康劲)
股票软件榜前十名,正中优配,安微润格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